英语推荐网 英语学习 如何训练英语的口语,说出比较好听的英语?

如何训练英语的口语,说出比较好听的英语?

讲英语听起来“怪”是因为语调、发音、连读等可能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是共通普遍的,我们今天从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切…

讲英语听起来“怪”是因为语调、发音、连读等可能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是共通普遍的,我们今天从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切入,然后扩展开来讨论一下听力口语中类似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话说10年前有中国学者请语音学大师John 校读书稿,提到“不完全爆破”,表示困惑,因为这个说法在几代语音学宗师那里都不曾提到,他的老师G. 表示:(这个说法)早就被 (反对),因为它具有误导性,而且这已经是50年前的事了。

本文主要内容:

语言都有其内在逻辑,听说层面的语音、口语也一样,不需要完全盲目记规则和例外 英语语音、听、说的内在逻辑以及与汉语的区别是什么 成年人学英语尤其听说/口语应该发挥认知能力优势,知其所以然才能一通百通 国内英语教学使用一些很早就因其误导性被广泛反对而弃用的理论“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爆破音”等概念对汉语母语者有严重误导 英语连读/重读/弱读/略读/吞音/省音/发生的原因及原理 利用汉语中的连读/弱读/略读/吞音对照来区别和掌握英语相应音变

有一种人造语言叫世界语,被评价说语法严谨、语音优美、逻辑性强、表现力丰富,然而正因此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难学,规则极其复杂,变音符号的使用也成为多数人的障碍。而我们的母语汉语和英语则是很古老的语言,历经千年演变,尤其是英语有一半词汇是外来的,单词的拼写、发音演变不可能同步和统一,所以给我们学习英语词汇、发音造成很大障碍。

不过不管人造语言还是古老语言,还是晚近才有文字的语言,都有其内在逻辑和核心规律,可惜国内一方面长期把英语当作“英语科学”的同时却又对语言的深一层逻辑、与母语的巨大差异强调不够,在英语发音、口语、听力上也是列出大量规则和例外,不关心规则产生的原因,这等于是突出了成年人学习听力口语的短处(辨音能力、母语差异),浪费了成年人的优势(逻辑思维、认知理解),甚至再此基础上另一方面仍然使用一些陈旧的,错误的,或有严重误导性的概念、方法,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英语发音和口语表达水平。

那么作为已经接受了多年教育的成年人,应该如何提高和改变呢?下面我们先从口语中语法、词汇以外的层面入手,从国内英语教学中“不完全爆破”这个事情详细说起。

“不完全爆破”( )有什么问题?

话说有中国学者请语音学大师John 校读书稿,里边提到“不完全爆破”,表示困惑,因为这个词在D.J.之后的几代语音学宗师那里都不曾提到,当年他的老师G. 讲到:(这个词)早就被 (反对),因为它具有误导性。而且这已经是50年前的事了。

不完全爆破”( )到底有什么问题?先举一个国内书里的描述:

两个塞音相邻时,只有第二个塞音是完全爆发,而第一个塞音的成阻(第二个阶段)仅保持约两倍的时间,这种现象被成为不完全爆破( )

这就是读到的那本书里的内容。当然类似概念的还有”失去爆破”,在国内教材里有各种不同的描述方法,来分类解释塞音分别后接塞音、鼻音、摩擦音、破擦音、边音等的连读方法,一大堆规则、例子和分类,教你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的区别。

实际上,所谓的“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在语音学上是有同一个正经名称的,叫“无听感除阻”(No 或 stop),有时也会叫做“塞音重叠”( ),或者 of a ,从北外李晨博士的课件里看到“微声除阻”这个说法,我也很认同。名称和定义很重要吗?当然很重要。

以act一词为例,这里的c/k/就是无听感除阻(用“无听感爆破”更准确)。抽象得讲,这一过程是软腭上升(/k/)的共振峰转移 + 一段静音 + 齿龈音/t/除阻的共振峰转移,这一过程并不比其他情况特殊很多,比如元音+辅音的发声过程,参考下边aba一词发音的语图。用人话说就是前一个爆破音/k/不是不爆破,而是听不到爆破声,它的爆破过程在听感上被后一个爆破音/t/的成阻阶段遮盖了。

换成这种不同的描述方法有什么差别?讲这点之前得先捋一下爆破音等概念。

国内教材里把p\t\k\b\d\g等辅音称为爆破音(),而语音学上它叫塞音(stop),塞音分为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p的发音过程

爆破音()和塞音(stop)两种说法有什么差别?

“塞音” (stop) 一词更强调了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

“爆破音”()一词更强调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中第三个阶段:除阻/爆发

偏偏汉语(普通话)只有爆发+持续的音如”八”、”大” ,几乎没有可以不爆发的辅音,不像粤语的“八”“德”,包括英语中密集存在的无听感除阻。

在英语里,一个塞音/爆破音如果在一个意群、一句话的结尾处,它是可以不爆破的,因为一个意群表达结束了英语口语,有或短暂或长时间停顿,不需要马上爆发出来以做好连接下一个音的准备,

比如“Dad,tell me me a I ”,两个/d/都可以不爆破,或暂时或一直都不爆破,这正如它的名字:stop。

所以stop(阻塞阶段)才是p\t\k\b\d\g的主要特征,而爆破阶段不是它们的主要特征,那么按理说学英语的时候应该强调学习母语没有的特征,也就是“塞”,而不是强调“爆破”。

强调爆破和失去爆破会怎样?

很多老师讲的连读时要“失去爆破”是和实际情况相反的。如”Dad tell me me a I ”,Dad是句子主语,跟tell是同一个意群,此时的爆破是不能失去的,否则就会产生停顿(无声),那语义就改变了。另外“失去爆破”这一概念的暗示还容易导致汉语母语者产生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是塞音实际未成阻,也就是塞音等被完全丢掉,另一种是虽然没丢掉,但是密集使用汉语习惯的喉塞音[ʔ]来代替,虽然在英语口语里这也算“合法”的(后边略读部分会讲到),但本应是随意场合下高频词才出现的喉塞音[ʔ]被滥用,即使仅仅从可理解性和流利的角度来说,也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下边来结合汉语对应的发音来详细讲。

汉语(普通话)也有无听感除阻

上文说到汉语普通话里几乎没有只持阻不爆发的辅音,实际还是有的,那就是韵尾n、ng在音节中的音实际发音,比如“安”、“般”、“帮”,分别可以记为 [an̚ ] [pan̚ ] [b̥ɑ̟ŋ̚ ] ,n和ng是汉语里仅存的辅音韵尾,也被弱化得很厉害了,我本人的母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n/和/ŋ/两个韵尾发音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我从小普通话也比较标准(一级甲等),我讲普通话时候语流中几乎会完全丢掉/n/和/ŋ/,只保留鼻音化的元音,而在慢速讲话、严肃场合会发 [an̚ ] [pan̚ ] [pɑŋ̚ ],所以我感觉普通话里也存在这种比较弱的无声除阻,也就是/n/和/ŋ/的除阻是听不到的,既无浊音(),也没有听感()。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据在美国语言学校为新移民提供语言培训的老师统计,汉语母语者讲英语普遍存在丢掉音节尾/n/和/ŋ/发音的情况,于是存在类似讲被外国人误听为的情况,可惜国内英语教学和培训并未像高度重视“失去爆破”一样强调辅音韵尾的发音尺度,或者说,不该“失去爆破”的地方被教育“失去爆破”,应该失去爆破的地方连成阻阶段都忽视了。

下面结合普通话里的无听感除阻来比较一下,更有助于理解。

首先要注意,“有声”“无声”的概念在中文里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也就是说吹气的声音、喘气的声音、包括汉语拼音b\d\g\p\t\k在语言学上都算“无声”。由于汉语(普通话)没有浊塞音,更没有浊塞音韵尾,所以汉语母语者对有声无声的概念是不同的。上文说到汉语里只有n\ng这两个弱化的浊辅音韵尾,它的实际发音就是“无听感除阻”,我们拿汉语拼音bang和英语bang比较一下: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从图上可以看出“无听感除阻”的细节,汉语(普通话)“帮”“安”、“南”等韵尾都是相同的,/n/和/ŋ/仅仅是无声无听感爆破,所以汉语里“忙啊”mang a的连读不像英语hang it、那么紧密。而英语bang、can、nine都是有声有听感爆破,英语bad,cab也是一样的,这种汉语里没有。

再看英语里的塞音韵尾,也就是以清辅音结尾的词: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从以上几张图可以看出来,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韵尾处的[实际]发音几乎没有相同的,即使以相同的音结束。这种差异导致汉语母语者学英语带来的母语负迁移影响很大很普遍,导致连读连不上或者连读发音过度。

不过既然汉语中存在无听感爆破,那就可以把这种模式套用到英语发音里,我们以上边举的act这个例子来看: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口语英语_英语口语_英语常用口语

这张图清楚得演示了英语里连读时无听感除阻的过程:爆破音/k/的第三个阶段——爆破阶段——和/t/的成阻阶段重叠,一个音发音器官无声分离的同时另一对音发音器官结合。如果真的“失去爆破”,倒是可以避免把act发成”爱可特”,但也容易完全丢掉/k/,在英语里有密集的无声除阻,就容易构成大问题。

下边小结一下:

“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这些说法有什么问题?

首先,“不完全爆破”这个词很像中国传统重写意的绘画,或者“盐少许”,给人的感觉是只爆破一部分,留一部分,那到底要爆破多少才算不完全爆破? 这实际上是把简单的问题模糊、复杂化了,这也是个不准确且有误导性的“术语”,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描述。和的《语音学实用教程》里这样说:

term , , is and best . —— by John and , , 1971, p, 73

为什么说误导?国内教材一般讲当塞音后接擦音、鼻音时,如、 、 good good luck,“前边的爆破音不完全爆破,只发轻微的爆破音”,这实际上还是和“失去爆破”一样按照汉语发音习惯,用割裂的眼光来看英语发音,比如把分割成out side来看待,实际上并不是“部分”爆破,/t/还是完整的爆破,只是很自然得和后边的擦音或者鼻音如s部分重叠、同化了。

其次,“失去爆破”也是个比较低级的错误描述(有点类似国内习惯讲s后边清塞音的“浊化”),会造成误导,因为这里的爆破并没有“失去”,只是重叠、同化了,之所以说会造成误导,是因为汉语音节内部音渡连接紧密,而音节之间的音渡连接没有英语那么紧,相对比较独立,如果强调“失去”爆破,会在其他情况下也强化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造成发音割裂,不自然。

另外再重复一次上文讲到“失去爆破”这一概念的暗示还容易导致汉语母语者产生的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是塞音实际未成阻,也就是塞音等被完全丢掉,另一种是虽然没丢掉,但是密集使用汉语习惯的喉塞音[ʔ]来代替,虽然在英语口语里这也算“合法”的(后边略读部分会讲到),但本应是随意场合下高频词才出现的喉塞音[ʔ]被滥用,即使仅仅从可理解性和流利的角度来说,也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如果仅仅站在本族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外语,或者仅仅站在外语角度分析外语,用不严谨的,有严重误导的概念作为基础来教英语学英语是有害的,而且一个概念一经植入大脑就很难摆脱影响。在爆破音的问题上,作为汉语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更强调和体会“阻塞”的发生,而不是“爆破”的失去。

不完全爆破( )是怎么来的,谁都在使用?

在开头提到过,在 之后的几代语音学大师那里都不曾使用过,指的是, O’, , , 等人,先简要说说语音学界的大师们。

语音学这门学科,其有影响力的先驱研究者不少都出自英国伦敦大学院,比如“英语国际音标”的鼻祖、《英语发音词典》(EPD)的作者 ,国际影响力巨大,他属于第一代语音学大师;在他们之后是的学生(目前通用DJ音标版本的制定者)以及O’、属于第二代,而第三代则以本文开头提到的John 为代表。

谁曾经提出或使用过 这个概念?唯一接近一点的是祖师 本人的《英语语音学纲要》(An of )里有这么一个属于:“不完全爆发音(辅音) ()”,这还不是“不完全爆破”( )。这一概念并未受重视,或者说是被普遍反对的,所以这几代语音学家都没使用它作为一个语音学术语,或者仅仅作为一种描述性说明。我一直对 意见很大,国内英语教学界长期广泛使用的“长音i短音i”的说法,就是受他的影响,误导了几代人,好在他的学生在老师死后给纠正过来了, 作为一个具有误导性的概念也没有被他后世几代学生们支持,然而奇怪的是它却在中国生根发芽,长期生命力顽强。

是的,只有中国使用“不完全爆破”这个说法,John 是这么说的:

This , or at NS , on in the of in the ‘s of .

吞音是什么?

通过上边关于“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等概念的分析,你可以发现,英语教学上的概念、术语并不总是科学的、严谨的、广受认可的,很多概念仅仅是感性得描述,经常会和学术上使用的专业严谨的概念相差很远。所谓的吞音、略读也属于这种概念。

比如吞音,想查到有没有人专门解释它的定义,只找到娱乐百科上一个内容混乱的简短词条:

吞音 连读和吞音是语速较快时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口语中/p/、/t/在重音/s/之后的爆破等,具体规则包括p/t/k/g/b/p为结尾的单词后接辅音时,吞/d/等音。另外/d/ /t/ /k/ /g/ /b/ /p/作句子结尾,也吞音,比如最常见的 oh,my god 其实最后一个d是不发音的。

按照中文字面理解,所谓“吞音”应该指的就是“失去爆破”吧?这么说的话,“吞音”这个词比“失去爆破”要好点。

略读又是什么?

“略读”无疑不能从中文字面理解了,因为中文词汇“略读”有具体准确的含义:粗略得阅读,跟“精读”相对,和“泛读”近似,这于“省略某些发音”这类意思完全不同,不过如果略读想表达的是省略某些发音,那倒是值得详细谈一下。

如上所述,英语里塞音相连或意群结尾时会有“无听感除阻”,一般不是无除阻、无爆破,仅仅是无听感,就像汉语”昂”、“恩”、“帮”等n/ng韵尾的字在认真读的时候是一样的,而汉语语流中这些字的音节往往会被进一步压缩,连n/ng的无听感除阻也丢掉,以鼻音化的元音代替,比如“帮忙”,[bɑ̃ mɑ̃] ,可以认为ng韵尾实际上被省略了,因为虽然气流机制上保留了鼻腔共鸣,但从调音上ng没有成阻-持阻-除阻的整个过程,所以这种音变可以理解为汉语里的一种“略读”。

与此相应的,由于语言的语音在快速语流中都倾向于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提高流畅度、高效率、产出性,英语也一样有类似的情况,会有“略读”发生,也就是在“无听感除阻”的基础上进一步弱化,直至完全脱落。

以美音为例,最典型的是/t/的发音,会发生三种弱化:

喉塞音[ʔ]的定义不用赘述,因为它在汉语里普遍、广泛存在,原因是汉语音节简单来说一般都由声母+韵母(CV)组成,而“啊”、“欧”、“昂”等零声母的音节,在语流中实际发音都是/ʔa/,包括“西安”xi’an, “深奥”shen’ao都由喉塞音[ʔ]来充当第二个音节的声母,起到分隔音节避免连读引起歧义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喉塞音是完全不陌生的,只需要意识到它的存在即可辨别。

这一点上英语则不同,因为英语音节结构复杂英语口语,句子中前后自然衔接,即使元音音素开头的词一般也不需要喉塞音来区分词义,或者说增加喉塞音反而可能产生歧义、使语调节奏窘迫。但是英语里一样存在喉塞音:

第一种情况是ah,oh,uh,Ah-oh,oops等表示语气的词词首,这是一种增音;

另一种则是上边提到的,塞音/t/弱化为喉塞音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英语语流中非常普遍,与汉语不同,这是一种减音,t被略读,与无听感除阻不同的是,这种略读发生时,塞音未成阻,而且一般仅限于/t/,其他塞音b、d、g、p、k等则较少。

除了音素层面的略读,还有一种是整个音节被丢掉,比如 /bɪk’ɔːz/略读为cuz /kəz/, 略读为seck(网络上书面为sec)等,但是可以发现本文提到的这些略读都是在随意的场合下快速语流中发声的音变、弱化、省音,这些音变都高度集中于口语高频词或短语中,不像上文中的“无听感除阻”属于“标准发音”,所以这些略读规则和风格对于一个普通外语学习者来说没有必要刻意学习模仿,而高阶学习者在足够大的输入量基础上完全可以靠语感不知不觉得掌握,使得口语风格更地道、流畅,否则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听过一些中文口语非常好的外国人,尤其是很多人可以模仿一口比较地道的北京话,但是,中文和北京话不是他的母语,绝大多数人只能做到神似,很多细节要么不到位要么夸张,反而给我很不舒服的感觉,太矫情。

怎样利用成年人的优势扬长避短在口语发音的路上更进一步?

虽然“略读”、“吞音”、“省音”、“懒音”这些概念模糊,但我们可以本能得感觉到这些词似乎非常符合对英语的描述,因为英语听起来和中文差别很大,确实有很多“略”“吞”“懒”的地方,只是怎么样系统而完整得分类、总结、掌握的问题。

之所以连定义都很混乱,我认为主要原因出在一方面学术界天然要求严谨且重理论,而长期重读写应用的教学环节则随意多了,这中间有巨大的空白地带,有时给我的感觉是对有些问题来说,学术界不屑,教学培训界则不追求很高的要求徒增加教学压力,比如英语语流中的实际发音,好在这中间的空白地带自有理念更科学、方法更有效的英语培训机构来弥补,比如北大艾力老师独创的原力英语。

对于略读、吞音、失去爆破等问题,我觉得大多数教程都没重视一个核心问题:语言的学习会受母语的极大影响,母语正迁移自然是好事(比如英语和汉语语法差异不算大), 而负迁移却是拦路虎,要避免是很困难的,但是成年人学习语言有巨大的优势,就是认知、归纳、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多数教程都是单纯的灌输概念和规则,比如:

这些规则都不是像世界语一样人工设置必须遵守的法则,而是有英语这种表音的语言本身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上长期演化形成的,有自己的逻辑和原因,掌握了英语发音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与汉语的差别,很多规则可以不用记,不用学,不用逐个专项练习就掌握,这类问题也是我在知乎上长期关注和回答的。

以第一个规则为例:the在元音前发/ðiː/,其他情况下发/ðə/,这就包含了英语发音里两个重要的特征极其原因,1、连读;2、弱读。3、弱化

因为英语在意群内的音节之间都要连读来紧密连接,所以the的本音/ðiː/才可以和后接元音用同部位的半元音/j/连接,比如the end [ðiː ʲend/],后接辅音则不需要;英语单词没有固定声调,语流的节奏由交替的重音重读来承担,所以虚词一般都会弱读,这样句子才有节奏,the属于典型的虚词,所以一般情况下它的元音会弱化为最弱最自然的元音/ə/;当逻辑上强调定冠词the时它又会发本音/ðiː/,比如”the ??”

相应的情况在汉语里都是不存在的,汉语单字有固定声调,一字一音节,音节内部压缩紧密,音节之间比较独立,这样就导致汉语不能连读或禁止连读、发音不会弱化、重音重读相对差别不大。

又比如第二个规则名词复数的后缀s在浊音后要发/z/,这里变包含了英语发音里的同化,包括顺同化、逆同化,比如dogs,这是由于浊音的特性以及人的生理器官决定的,浊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当一个清辅音s紧跟在浊辅音g后边时,是不容易自然切换的,只有/s/变对应浊音/z/才自然,这个规律在英语里几乎每个句子都存在,这种叫同化的音变在英语里甚至连续穿透几个音,导致辅音变清音或清音变浊音,扩展开来有增音、减音、弱化等。

相应的情况在汉语里都不存在,汉语没有浊塞音,没有辅音结尾,没有英语复杂的词形变化,汉语的同化只会发生在音节内部,音变基本只有前后声调变化。

这两条规则如果深入理解了它们背后所包含的英语发音特性和习惯,就覆盖了很多其他“规则”的,这一点成年人一定可以举一反三,相反如果只是当法则来记忆,那其他规则也要逐个背诵。

我的建议

对于连读、略读、吞音、失爆、重音、节奏、语调之类的具体技巧和规则,在各种发音课程和教材里都可以找到,我就不再赘述,不是本文核心,那么它们背后有哪些可以提纲契领举一反三的英语发音基本规律呢?

其实都已经贯穿在上文了,有些看似抽象,而且没有列举大量规则和范例,但是这就像“术”与“道”的差别,两者都重要,”道”则是根本,只要基本的特征掌握了,以上口语发音问题就不会有疑问,相反如果基础掌握不好,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语感积累不够的情况下句子层面的发音一定会有问题,甚至多练多错,越练越难纠正。

我再来总结一下:

以上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口语发音,其实在语法、词汇等层面也是一样的,语音有其内在逻辑,成年人应该利用优势扬长避短,而不是只埋头背语法规则,背单词,背句型,限于本问题方向和篇幅就不进一步扩展了。

参考比如从语音上说,汉语单个汉字的音节内部音素连接紧密,而音节之间连接较弱较孤立,语调变化小,相对固定;英语则恰好相反,音节之间、单词之间连接较均衡流畅,语调变化大。对于英语口语发音来说,如果深入理解、体会、品味这一个核心的差异和各自特点,顶得上一年时间埋头学习所记住的规则、培养的语感。这种标注是有争议的,一方面是为了简化而使用[b]代替[p],另一方面是鼻化的[a]是否能表示普通话快速语流中的ang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英语推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greewx.com/65355.html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